详情
内地棉花收购加工研讨班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
2014-12-25

随着国家敞开棉花收储政策的退出以及新疆按目标价格对棉农进行直补试点政策的出台,中国棉花市场真正走进后收储时代,棉花经营将按照市场化运作驶入一个新的跑道,而内地的棉花收购工作由于直补政策不明朗,更是难上加难。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激烈市场竞争中跑稳第一棒?如何可持续地经营好内地棉花工作?为了进一步分析市场、强化流程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预防收购加工存在的各种问题、统一思想,5月21日,股份公司内地棉收购部组织9家子公司班子成员等35人齐聚京山银丰,开展为期两天的湖北银丰第十三期内地棉花收购加工研讨班。
讨论交流 突出实用性
按照学习安排,此次培训从内地子公司安全管理、棉花种植情况调研、淡季转型调查、收购工作存在的问题、新年度关键业务流程管理、2014年合作购销协议修改、粮食标准培训等七大方面进行研讨。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研讨班大家轻谈成绩,多说问题,人人发言,收购部点评,让大家在兄弟单位面前曝光家底,边学习、边讨论,相互切磋。在充分的沟通交流学习中,大家分享监仓、磅秤、收购系统等经营和管理中的经验教训。
在对关键业务流程研讨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对新年度加强内部考核、解决加工能力和加工速度的矛盾、加强监仓及围仓控制水分、衣分和品级、控制磅秤并安装监控设备确保数量的准确性等问题进行充分研讨和探求,初步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标准化、规范化、优质化的关键岗位业务管理流程。
考察调研 探索淡季经营
在研讨班开班之前,按照内地棉收购部的统一部署,各子公司走访周边的棉花、粮食种植大户,基本上摸清了新年度棉花种植情况,也实地了解菜籽、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收购加工流程。有了调研基础数据,研讨班上,大家分析湖北省棉花减产率约30%,其中九江、小池、监利约50%-60%,仙桃、京山约30%,汉川、松滋约10-15%.
针对内地棉花种植积极性减弱的客观事实,大家对后期各公司可持续创新发展提出要因地制宜,适当转型的策略。适合收购粮食的,可开展与粮油厂合作经营或代理收购,让粮食经营成为棉花收购工作的有益补充;适合开展物流业务的,可向大物流方向靠拢。
坚定信心 齐心协力度难关
由于时间紧、议题多,研讨班学员们放下手头繁重的工作,克服了生活上诸多不便,严格遵守培训班的规章制度。课堂上认真学习,集中精力,积极参与学习讨论和建言献策。
杨雄副总经理肯定了大家上年度取得的成绩,希望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候,更要发挥自身优势,以豪迈的热情跨越难关。首先要以稳定经营为主,创新合作模式,重点防范风险;二是密切关注期货、现货市场,开拓自身现货销售渠道;三是加强质量管理,打造银丰棉花品牌;四是严格规范管理流程,创建综合素质过硬的收购团队。
两天的培训,参加人员感触良多。仙桃银丰总经理陶为斌说:”这样的培训方式是第一次经历,公司领导与基地各单位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以会代训,形式很好!通过学习,也进一步看清了存在的不足,对改进工作非常有利。“长棉市场副总经理江艳明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让经营一线人员密切关注合作经营风险,平稳做好新年度棉花收购工作,再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关键词:
内地棉花收购加工研讨班圆满结束
上一页: 将劳动精神体现到工作和生活中
下一页: 成功从学习中来